忠县扶贫工作专报第23期
| 招商动态 |2016-09-08
忠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驱动脱贫攻坚步入快车道
忠县将产业扶贫作为“六个一批”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,坚持以市场为导向,以提质增效为目标,加快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推进柑橘、优质粮油、草食牲畜、生态水产、笋竹、中药材、乡村旅游等特色效益产业向贫困村延伸。目前,新一轮72个贫困村已有66个村有特色产业覆盖,占92%。其中优质粮油28万亩、柑橘7万亩、蔬菜4万亩、竹笋1.8万亩、核桃0.8万亩、花椒0.7万亩、中药材0.3万亩、辣椒0.2万亩。贫困村年出栏生猪15万头、肉羊17800只、家禽12万只,乡村旅游产业覆盖7个村,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逐步形成。
一、发挥政策推手效应,瞄准市场培育产业
一是利用市级切块的2120万元和县级配套的3300万元特色效益资金,撬动社会资金投入贫困村产业发展,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入驻贫困村,带动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。上半年在72个贫困村累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46个;依托“村游网” 14个贫困村建成“网上村庄”,实现39个农产品种上网销售。在市、县级特色效益农业资金申报评审时,凡在贫困村实施项目的加3分,每带动1户建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就业的再加0.2分。二是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与贫困村产业对接,已有18家农业龙头企业与24个贫困村“联姻”,达成种植、收购和加工花椒、辣椒、大豆、优质稻、榨菜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协议。重庆市星能酿造有限公司与忠州街道磨盘村达成协议,计划发展辣椒、花椒产业4000亩,目前种植辣椒(二荆条)208.3亩,带动11户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。三是加大特色效益农业招商引资力度,上半年招引项目17个,完成投资6.3亿元,其中金融信贷项目3个,信贷投资4亿元;农业项目14个,完成投资2.3亿元。
二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分享更多增值收益
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在保障有效供给、提质增效上,大力推行农超、农企等形式的产销对接,推行公司带基地、公司加合作社、公司连贫困户、产加销一条龙等生产经营模式,让贫困户更多分享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。结合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,大力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,广泛开展特经粮油作物和畜禽优良品种的推广运用。二是农旅结合,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。重点打造天子村艺术田园、双桂橘乡荷海、拔山金色杨柳、涂井三峡橘海等观光体验农业,八斗台低碳竹海、猫耳山红豆森林、精华山涛声依旧等天然氧吧,拓展农业功能,增加当地贫困人口的服务性收入。三是积极探索产业扶贫项目资金股权化改革,以“合作社+产业基地+贫困户”的模式与贫困户建立产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,贫困户实现“土地出租挣租金、入园打工挣工资、入股参股挣红利”。 2016试点的产业扶贫股权化资金560万元,涉及1个乡村旅游、4个花椒产业、5个笋竹产业,涵盖6个乡镇10村(含8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)10家合作社,直接惠及贫困户691户2363人。
三、激发脱贫内生动力,打牢产业发展根基
一是推进农村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,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返乡从事农业创业。上半年,已有143名外出务工青年返乡从事农业创业,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。二是对贫困户开展以短平快、效益高的特色种养业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能培训,让贫困户听得懂、记得住、做得来、有效果,共计培训44期,10076户贫困户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全覆盖;通过培训,5846户参与生猪、土鸡等养殖,8012户参与蔬菜、花生、大豆、辣椒等短平快的种植业项目,激发脱贫信心和热情。三是市农委38个直属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忠县38个贫困村支部开展“一对一”结对联建活动,9个支部开展了联建特色产业,市畜牧科学院第八支部联建官坝镇碾盘村党支部,引进正大集团投资300万元,营运年出栏6000头的标准化育肥猪场,每年可为该贫困村创收58万元。四是开展百名科技特派员进驻贫困村行动,西南大学副校长丁忠民亲自参与并全程指导,与28个贫困村分别签订服务协议,按需组团开展服务,帮助贫困发展特色产业,增强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信心。